編輯:小納
我們在生活上總會感到無力不開心,嘗試從摩登女性黎灼灼身上學習從新發掘自己,享受活在當下!
三十年代的香港絕對是含蓄優雅、謹言慎行的。雖然生活在外國統治下,但當時大部分香港人依然對許多的中國傳統觀念、宗教信仰保持着強烈的認同。「相夫教子」的價值觀,在這個女性地位低微的時代深入人心。
香港富商黎海山的三女、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的侄女、香港女星黎姿的姑婆 -- 她就是黎灼灼。黎灼灼原名為黎杏球,因為一次頂替阮玲玉臨時辭演的角色,而展開她的電影生涯。以下是她在電影生涯三項值得我們學習之處:
1. 你是充滿任何可能,不要固步自封!
當時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黎灼灼,在西方思想的薰陶下,想法非常開明。她對角色的選擇持開放態度,從不為自己設下框架。與當時大多數只集中演出某一類型角色,如只專演被壓迫的婦女、慈母等角色的女星有異,黎灼灼從不怕演反派或個性較前衛的角色,不管是主角還是閒角都會接演。所以早在三十年代,已有傳媒以「野貓」、「人間尤物」等不會用以形容傳統中國女性或新女性的詞,來形容這個銀幕形象百變的她。

新華影片《中國泰山》主角黎灼灼與彭飛 (《 青青電影》1940年第5卷第5期)
2. 擁有一份面對困難的勇氣
當時聯華影片公司人才濟濟,亦正亦邪的黎灼灼能大放異彩,闖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戲路,其實並非因她是與生俱來的天才。
在她回顧自己第一次拍電影《人道》時,她說:「當我站在强烈的水銀燈下,面對着鏡頭時,我的心慌了,手腳也不知所措了,像一隻木雞呆在那邊,任憑他們講什麼,我的耳朵聽不見。」
幸好她後來终於正式對上鏡頭,做演員了。
她說:「人總應該有一份敢於面對困難的勇氣,當時要是自己沒有那份勇氣,不敢碰,不敢試,也許根本没有今天。」

3. 嘗試不同新事物,意想不到的事就會來臨!
鎂光燈下的黎灼灼,除了會不斷磨練演技外,亦喜歡做運動,尤其是游泳和高爾夫球。鑑於經常做運動,而練得了一身健美身型的黎灼灼,後來更得到在體育電影《破浪》中飾演女主角的機會,成為了香港的首位健美女明星。